扫一扫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的当下,中国制造正在面临一轮轮前所未有的挑战。2025年6月30日,巴西正式启动对原产于中国的不锈钢板卷产品的反倾销调查,这已不是首次,亦非个案。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旦立案,后续税率将可能高达 200%~300%。这意味着,不锈钢板产品在进入巴西市场时,将面临近乎“加倍定价”的生存壁垒。
面对高税与产地限制的双重挤压,中国出口企业究竟该何去何从?答案可能藏在一个词里:第三国转口贸易。
转口操作不是投机,是避险“刚需”
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中国制造在多个出口品类中通过“东南亚中转”获得市场恢复的新路径,尤其是马来西亚转口通道,已成为不锈钢板出口企业的高频词汇。
而这一趋势正呈现以下几个方向性发展:
合规透明成为核心优势
马来西亚作为转口国,拥有成熟的保税仓管理体系与出口文件操作合规体系,CO(原产地证书)合法、可信,成为“身份切换”的关键。
成本压力明显缓解
若以300%反倾销税为基准,通过第三国中转后产品按当地原产地申报,整体税负可下降90%以上,有效释放利润空间。
未来定向规则可能更细化
随着国际监管日趋严格,如何在“规则之内合法合规”完成出口路径重构,将成为所有出口企业未来必修课。
转口不是走捷径,而是新战略思维的体现
这不仅是一次地理路径的重组,更是企业对外贸局势的预判与应变能力的体现。当前的“高关税+倾销调查”正不断向产业链核心传导,影响的不只是出口企业,也包括其上下游客户、跨境物流商与终端市场。
在未来,企业若继续依赖“直发+低价”模式,将陷入不可持续的价格战与监管围堵。而提前部署转口路径,不仅可有效规避单一市场波动风险,也为全球布局提供更多弹性与安全边界。
主动转身,才能穿越风暴
当市场已不再只是“谁的价格低谁就赢”,而成为“谁能合法进场谁能活”,不锈钢板出口企业要的不是勇气,而是战略上的主动转向。
转口出口,不是灰色操作,而是基于WTO规则下的合规路径。谁先懂规则,谁就先赢未来。
别再被动承压,是时候打造自己的“出海防火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