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
一、墨西哥终裁发布:中国卷钉出口进入长期税负阶段
2025年11月12日,墨西哥经济部对原产于中国的 枪用卷钉(Clavos de acero en rollo para pistola) 作出 肯定性反倾销终裁,正式征收 0.380美元/千克 的反倾销税,自公告次日起执行。
此次涉案产品覆盖 TIGIE 7317.00.99、9802.00.01 两大税号,广泛用于建筑、木工、家装领域的卷钉、钢排钉等。
这意味着:
自2024年9月启动调查以来的“不确定性”正式转化为 长期制度性关税、中国卷钉出口至墨西哥将全面进入“高成本时代”墨西哥进口商与建筑供应链面临持续的价格压力、终裁落地后,中国卷钉企业的北美布局需要重新盘整。

二、三阶段冲击回顾:从调查到定税,中国面临持续压力
反倾销程序完整经历三大节点:
时间 关键节点 影响说明
2024.09.18 启动调查 中国卷钉进入高风险出口期
2025.04.04 初裁:临时税 0.380 美元/千克 四个月的临时税导致多批货物延迟通关
2025.11.12 终裁生效 长期税率确立,出口成本结构根本性改变
卷钉作为典型的气动工具耗材,重量大、利润薄、需求稳定。税负的引入,使中国企业原有的成本和规模优势受到显著削弱。
三、与美国同步收紧:北美市场形成“双重壁垒”
与墨西哥终裁几乎同步,美国商务部自2024年11月起,对 钢钉(HS 7317)及卷装钉 启动反倾销延伸审查。
这意味着:
中国卷钉产品在 美国 + 墨西哥 同时面临贸易限制
北美市场的风险呈 叠加效应
原有供应链模式已难以维持长期稳定
在北美两大市场同步收紧的背景下,“出口路径重构”被迫提上日程。
四、第三国(马来西亚)转口模式崛起:合法、稳定、可追踪
随着反倾销税的生效,越来越多制造业开始采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的 第三国再出口模式(Re-export via a Third Country),在合规框架下实现供应链重构。
在现行贸易规则下,第三国再出口在具备真实物流环节、合规单证、可追溯加工记录的前提下是合法、透明的国际贸易操作。
在众多国家中,马来西亚正成为卷钉等五金耗材的再出口中心,原因包括:
① 自由区体系成熟,可执行合规换柜/再包装操作
包括拆柜、分装、贴标、仓储编号管理等轻加工。
② 原产地证体系完善,CO电子化率高
MITI 原产地证在美洲市场认可度高。
③ 运输效率强、成本优势明显
位于中国—北美主要航线中段,运输成本可降低 15%—20%。
④ 可避免触发“中国原产”关税识别
通过第三国合规再出口,以“中转国身份”进入目标市场。
这使得马来西亚转口成为当前中国卷钉出口风险中的关键“缓冲带”。
五、合规转口标准流程:操作透明、可审计、可追踪
第一步:出口中国 → 马来西亚保税区
正常报关
获取退税
货物进入保税仓,不视为进口
第二步:保税区轻加工(Non-substantial Processing)
换柜、分装、贴标、重新包装
生成仓储记录与电子追踪编号
第三步:申请原产地证(CO)
由 MITI 系统审核
支持 RCEP / ATIGA 等规则体系
第四步:马来西亚再出口 → 墨西哥
以“马来西亚出口品”身份报关
规避对华反倾销税
供应链风险显著下降
该流程已广泛用于五金类、钢材类、建筑耗材类等行业。
六、反倾销不是终局,供应链重构才是关键
墨西哥终裁、美国延伸审查,使中国卷钉出口在北美同时承受双向压力。
但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化,也促使企业从“单一出口”转向“全球布局”。
未来的竞争,不再是单纯的成本竞争,而是:
供应链布局能力
多国合规运营能力
风险分散能力
中间贸易节点的统筹能力
马来西亚第三国转口模式的出现,不只是一个“出口通道”,
更是中国制造在全球贸易重构时代的 新战略、新路径与新安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