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
我们不是做得不好,而是被‘身份’挡在了门外。”——这是一家江苏木制橱柜企业负责人在面对客户流失时,说出的肺腑之言。2025年7月,美国商务部发布终裁:继续对中国出口的木制橱柜和浴室柜及其零部件征收高额双反税。反倾销税率高达 262.18%,反补贴税率则在 13.33%—293.45% 之间浮动。这一决定,无异于在众多中小外贸企业面前筑起了一道难以翻越的“关税高墙”。
“订单一夜之间没了,我们根本不知道怎么交代。”
张先生的工厂原本为美国一线家居品牌供货,合作多年,年出口额近千万。但终裁发布后,客户发来邮件:“如果还是中国原产,我们这边就无法收货了。”
那天,张先生办公室的灯亮到了凌晨。不是不想转型,是不知道还能去哪——高品质产品却因为原产地被拒之门外,对一个以工艺吃饭的团队来说,是巨大的打击。
“我们明明什么都没错。”他反复强调。
谁能理解那些“被定罪”的产品背后的坚守?
木工、油漆、打磨,每一道工序都坚持极限工艺;环保标准、耐久测试,一样不落。可就是这样一柜一柜好产品,却因为一张原产地标签,在客户那被一票否决。
关税不是问题本身,歧视才是更深的伤口。
“好像我们付出的努力,被一句‘来自中国’全盘否定。”
转口出口:不是逃避,而是生存
当现实不再公平,企业能做的,是合法合规地活下去。
张先生在行业朋友的推荐下,开始尝试“东南亚第三国转口”——也就是先将产品发往马来西亚,在当地保税区完成中性包装、换柜、申请原产地证后,再以非中国原产身份出口美国。
初次尝试,他并不踏实。但当第一票顺利清关、客户确认收货后,他和团队终于松了一口气。
“不是作弊,而是合法地用另一种方式证明我们产品的价值。”
现在,他们又活过来了
如今,他的出口业务重新上线,工人也陆续回岗。“客户没走,我们就还有机会。”
他说得很清楚:不是转口拯救了企业,而是他们从未放弃寻找合法出路的勇气。
写在最后:
不是每一个出口人都懂政治,但他们都明白责任;不是每一个企业都有话语权,但他们都有活下去的资格。
面对超过260%的反倾销税,中国的木制橱柜和浴室柜出口商正在用智慧和合法操作,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生存路径。
因为他们相信——产品再好,不发出去,就永远没有价值;而活下去,是最朴素也是最有力量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