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经验专业可靠定制化解决

反倾销动态

马来西亚转口路径受关注,中国聚碳酸酯板或借此缓解墨西哥高税冲击

文章来源:经纬集运 2025-10-10 16:50:13

2025年10月7日,墨西哥经济部正式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成品与半成品聚碳酸酯板(西班牙语:láminas de policarbonato)作出反倾销肯定性初裁,决定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对相关涉案产品征收为期四个月的临时反倾销税。
此举引发业界广泛关注,特别是中国出口企业纷纷聚焦于第三国转口策略,以减少高额关税带来的冲击。

pc塑料板2.png

一、背景回顾:反倾销措施的升级
聚碳酸酯板作为一种高性能工程塑料,应用广泛,包括建筑采光、工业防护、电子显示和汽车制造等领域。近年来,中国企业凭借规模化生产和价格优势,迅速扩大在全球市场的份额。然而,这也引起了一些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的担忧与反制。
此次墨西哥对中国聚碳酸酯板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始于2025年2月14日,调查涵盖2023年6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的倾销行为,损害调查段则扩展到2019年6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调查显示,涉案产品存在倾销现象,且对墨西哥本地产业造成了显著损害。


二、临时措施:税率对企业的影响
根据公告,江西聚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的反倾销税率为3.6502美元/千克,其他中国出口企业适用税率为3.6654美元/千克。如此高的临时税率大幅增加了中国聚碳酸酯板在墨市场的成本,预计普通产品价格将暴涨超过100%。
这一措施,直接威胁到中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或引起订单流失和供应链调整的压力。


三、第三国转口:缓解压力的关键路径
面对高额关税和贸易壁垒,第三国转口策略成为企业的重要应对之道。马来西亚、泰国及越南等国凭借其贸易环境的开放、稳定的港口体系和完善的自由贸易协定,正逐渐成为中国聚碳酸酯板出口的“缓冲区”。
具体操作路径包括:


在第三国完成产品的再包装、分销或部分加工,取得合规产地证明;
通过第三国口岸重新申报出口,以非中国原产地身份进入墨西哥市场;
利用区域内自由贸易协定实现关税规避,降低整体贸易成本。

业内专家指出,这一途径不仅可以在短期内减轻反倾销税带来的负担,还能帮助企业优化全球产业链布局,实现区域产业升级。


四、多策略融合成为新常态
随着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单一策略难以应对复杂的贸易壁垒。专家建议企业应采取多层次应对措施:


短期内:依托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转口优势,确保出口渠道通畅;
中期内:在第三国建立仓储、分销或加工基地,增强供应链灵活性;
长期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产品差异化,增强附加值,以应对未来潜在的反倾销风险。


墨西哥对中国聚碳酸酯板的反倾销初裁,为中国企业在拉美市场的贸易带来了新挑战。然而,通过合理利用第三国转口、优化供应链和推动技术创新,仍有望在复杂环境中寻找到新的增长点。未来,企业需不断调整策略,以应对变化多端的国际贸易格局,实现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