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
今天咱们来聊聊美国对中国电解二氧化锰反倾销这事儿。就在2025年9月19号,美国商务部发公告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解二氧化锰做了第三次反倾销快速日落复审终裁。这一裁可不得了,说要是取消现在的反倾销措施,中国这涉案产品倾销幅度会达到149.92%,所以这反倾销税还得接着收。这税适用的就是美国海关编码2820.10.00.00下面的产品。
咱把这事儿的背景给大伙捋一捋。2007年的时候,美国就开始对中国的电解二氧化锰搞反倾销调查了,到2008年就正式确定要收反倾销税。后来2014年和2020年,又分别做了第一次和第二次日落复审,结果都是接着维持原来的措施。今年这第三次日落复审,还是说这税率继续有效。这么一来啊,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电解二氧化锰产品,就得一直背着149.92%的高额关税,这直接出口基本就没啥赚头了。
咱都知道,中国可是全球电解二氧化锰的重要生产国。2024年的时候,中国的产量差不多占了全球总量的47%,而且超过三分之一的产品都得靠出口。美国一直是咱的主要市场,这产品在人家那边用在电池、电子还有储能材料这些地方。可现在这关税一直收着,中国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得死死的,订单也变得特别不确定。
不过呢,办法总比困难多。在直接出口走不通的情况下,第三国转口贸易就成了中国企业保住美国市场份额的一个好办法。像马来西亚的巴生港,2024年吞吐量都突破1360万标准箱了,而且保税区服务特别成熟,能完成仓储、换柜还有产地证申请这些事儿。新加坡是自由港,操作起来很灵活,特别适合高附加值化工品转口。土耳其还有中东那些地方,靠着连接亚欧的地理优势,成了化工和矿产类产品转口的重要通道。
这转口贸易具体咋操作呢?第一步,产品先从中国正常出口到第三国,还能享受出口退税政策。到了第三国的保税区,就进行仓储、换柜还有文件处理,然后申请产地证。最后,再以中转国的身份把产品出口到美国,这样就能合规清关,不用直接交那149.92%的反倾销税了。据业内测算,通过转口增加的成本大概是80 - 120美元/吨,比直接交高额关税划算多了。
美国对中国电解二氧化锰的反倾销措施都搞了快二十年了,估计以后还得接着维持。对中国企业来说,短期内就得靠着第三国转口保住现有的订单;中期呢,就得拓展欧洲、南美还有中东这些市场,别把鸡蛋都放一个篮子里;从长期来看,还得加快高端电池材料、绿色化工品的研发升级,这样才能在全球市场上有更多的话语权。
总之呢,美国一直收这反倾销税,再次说明了国际贸易壁垒这事儿短期内是不会消失的。在这种情况下,第三国转口贸易不光是企业没办法的选择,更是中国化工出口在复杂环境里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