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经验专业可靠定制化解决

反倾销动态

碳钢紧固件出口遭遇50%双反税困局:在高关税与低利润之间,中国外贸如何保持市场生命力?

文章来源:经纬集运 2025-10-20 15:36:52

你是否想过,一颗不起眼的螺栓,竟能成为国际贸易“风暴中心”?

你是否知道,

加拿大对中国碳钢紧固件征收的“双反税”最高可达 50%,

而这项政策,已经持续了整整 十五年?

紧固件1.png

那么问题来了——

当成本被压到极限、关税却一涨再涨,

中国外贸企业还能靠什么维持市场竞争力?


一、50%关税的冲击:利润去哪儿了?


让我们先算一笔账。

假设你是一家江苏的紧固件出口企业:

一吨碳钢螺栓的出厂价为 1,200美元;

出口加拿大后,加征 50%双反税;

客户承担成本提升至 1,800美元;

同类墨西哥产品仅需 1,250美元 就能到岸。


此时,你会怎么选?

降价?那是亏本。

放弃市场?那是放血。

于是,一个问题摆在所有外贸人面前:

“高税时代,出口还能不能做?”


二、反思:是市场变了,还是出口逻辑变了?


面对关税壁垒,很多企业第一反应是“价格战”,

但结果往往是“越打越没劲”。

你有没有发现,

当订单越来越难拿、利润越来越薄时,

一些企业反而越做越稳?


他们靠的是什么?

不是低价,而是——

重新定义出口路径:通过第三国转口,让贸易链重获呼吸。


三、提问:什么是“转口贸易”?它真的靠谱吗?


有人会问:

“转口,不就是绕一圈再卖出去吗?”

其实,没那么简单。


所谓“第三国转口贸易”,是指:

货物先从中国出口到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保税区,

在那完成换柜、贴标、重新包装等合法操作,

再以第三国产地身份出口到最终目的地——

比如加拿大、美国或欧盟。


 这是一种被WTO认可、

在各国自由贸易协定(FTA)框架下完全合法的国际操作模式。

那它的意义是什么?

简单来说:

“改变路径,不改产品。”

“合规转口,重新获得市场通道。”


四、互动:你会选择哪种出口方式?


假设你是一家年出口额500万美元的紧固件制造商,

面对高关税,你会如何选择?


方案 操作模式 风险 收益

① 直接出口 中国→加拿大 税负高达50% 利润被侵蚀

② 第三国转口 中国→马来西亚→加拿大 文件管理复杂 税负降至3%-5%

③ 境外设厂 在马来西亚设立子公司 投资成本高 长期稳定


如果是你,会怎么选?

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是坚持直接出口?还是选择转口突围?


五、东南亚正在成为“出口新引擎”

根据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发展局(MATRADE)数据:

2024年至2025年,马来西亚紧固件再出口额同比增长 42.8%;

其中,对北美出口增幅最高,达到 60.3%;

与此同时,中国对加拿大的直接出口量下降 55.6%。

这背后的含义是什么?

是中国企业在“消失”吗?

不是。

而是它们在改变出口身份、重组供应链。

换句话说:

“你以为我退了,其实我只是换了入口。”


六、转口贸易的合法性与边界


当然,也有人担心:

“转口会不会被认为是规避关税?”

事实上,只要操作符合国际贸易规则,

包括:

在保税区内完成换柜与贴标;

取得当地合法原产地证(CO);

文件与资金流真实可查;

那就属于合法转口贸易,

完全符合WTO《原产地规则协定》的要求。


所以,真正的风险不在“转口”,

而在“违规操作”。


七、共鸣:外贸人的坚持与智慧


有人说:

“做出口,就像在高墙上跳舞——要有勇气,也要有章法。”

确实如此。

在50%双反税的高压下,

中国紧固件行业依然保持出口活力,靠的不是运气,

而是合规创新与灵活布局。

如今,从巴生港到温哥华,

从海防港到多伦多,

越来越多“中国产的货”正在以新身份重返市场。


这不是逃避,而是升级。

不是擦边,而是智慧。


八、最后一个问题:未来五年,你准备好了吗?


随着加拿大、美国、欧盟持续收紧贸易政策,

第三国转口将成为常态。

而对每一家制造企业而言,

真正的挑战是——


你能否在规则内找到自己的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