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经验专业可靠定制化解决

转口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转口资讯

印度对中国玻璃纤维制品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第三国转口贸易或成破局关键

文章来源:经纬集运 2025-09-16 14:20:08

印度商工部于9月8日正式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巴林和泰国的玻璃纤维及其制品(Glass Fibre and articles thereof)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决定对上述国家的涉案产品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其中,中国产品的税率定为194—295美元/吨,具体税额因企业不同而有所差异。  

玻璃纤维2.png

反倾销终裁影响深远,中国出口企业面临挑战

此次反倾销措施涉及的产品包括玻璃纤维组合粗纱(AR)、直接粗纱(DR)、短切原丝(CS)及短切原丝毡(CSM),覆盖印度海关编码7019项下的多个细分税号。印度作为亚洲重要的复合材料市场,对玻璃纤维的需求持续增长,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风电及电子行业。然而,此次高额反倾销税的落地,将显著提高中国产品的出口成本,削弱其在印度市场的价格竞争力。  


业内分析认为,该政策可能导致以下影响:  


出口利润压缩:反倾销税直接增加企业成本,部分订单可能转向印度本土或东南亚供应商;

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未来5年,中国企业对印出口策略需重新调整;

供应链重构:部分企业可能加速向东南亚、中东及非洲等新兴市场转移。

第三国转口贸易成突围路径,马来西亚或成关键枢纽

面对印度市场的贸易壁垒,中国出口企业正积极寻求合规的转口贸易方案,以规避高额反倾销税。其中,马来西亚凭借成熟的港口设施、灵活的贸易政策及稳定的国际物流网络,成为转口贸易的热门选择。  


典型转口操作模式包括:  


换柜中转:货物经马来西亚港口重新装箱,申请当地原产地证明;

合规报关:以第三国名义出口至印度,降低反倾销风险;

供应链优化:结合转口与本地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

未来趋势:短期转口、中期多元化、长期升级

面对印度市场的长期反倾销政策,中国玻璃纤维行业可能采取**“三步走”策略**:  


短期:依赖第三国转口贸易(如马来西亚、越南等),维持现有出口渠道;

中期:加速开拓中东、东南亚及非洲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长期:推动产品技术升级,提高附加值,减少低价竞争带来的贸易摩擦。


印度此次对中国玻璃纤维制品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无疑给出口企业带来严峻挑战。然而,在全球化贸易背景下,第三国转口贸易正成为企业突破贸易壁垒的有效途径。未来,如何平衡合规转口、市场多元化及产业升级,将是中国企业保持全球竞争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