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
美国商务部正式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耐腐蚀钢产品征收反倾销与反补贴税。终裁结果显示,反倾销税率最高达 191.26%,反补贴税率最高 16.84%,涉及金额约 29亿美元 的进口产品,涵盖汽车、家电和建筑等多个行业。
出口数据对比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
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耐腐蚀钢产品约 340万吨,出口额约 31亿美元;
若按平均出口价格 920美元/吨 计算,在征收 191.26% 关税后,实际成本将超过 2,700美元/吨,几乎使所有订单失去商业可行性。
行业协会预计,2025年中国对美相关产品出口量可能锐减 40%—60%。
全球市场格局
在美国高关税政策影响下,中国制造的不确定性加剧:
美国市场:短期内,中国耐腐蚀钢份额可能从 20% 降至不足 8%;
东南亚市场:2024年,中国对东南亚出口耐腐蚀钢同比增长 15%,成为潜在转口及替代市场;
土耳其与中东:作为亚欧交汇点,土耳其2024年钢铁进口同比增长 12%,有望成为中转的重要节点。
转口出口的可行性
业内企业测算:
转口增加的成本约为 70—100美元/吨;
相较直接缴纳关税,转口模式仍能帮助企业保留 30%—40% 的订单;
2024年,经由马来西亚的钢铁转口量同比增长 19%,显示出转口贸易的上升趋势。
前瞻分析
美国的“双反”措施可能延续 3—5年,对中国钢铁行业形成长期压力。未来企业需采取三大战略:
利用第三国转口 —— 保持美国市场的部分供应链连续性;
加快市场多元化 —— 增强对中东、非洲和拉美市场的布局;
推动产品升级 —— 向高端化、绿色低碳方向发展,提升在高壁垒市场的议价能力。
随着耐腐蚀钢产品反倾销税率的高企,中国制造在国际钢铁市场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但通过数据可以清晰看到,第三国转口与市场多元化布局将成为维持竞争力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