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经验专业可靠定制化解决

反倾销动态

欧盟双反调查持续,中国太阳能玻璃借道马来西亚转口破局

文章来源:经纬集运 2025-08-06 12:29:39

近日,欧盟委员会于2025年7月22日发布公告,应相关企业申请,对原产于中国的太阳能玻璃发起第二次反倾销和反补贴日落复审调查。此次调查审查若取消现行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涉案产品的倾销和补贴对欧盟国内产业构成的损害是否将继续或再度发生。目前复审尚未终结,最终税率尚待正式公告,但在复审过程中,现有的反倾销税率继续有效。依据此前欧盟发布的终裁与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当前对中国太阳能玻璃适用的反倾销税率区间为17.5%至75.4%,不同企业适用税率有所差异。

玻璃4.png

高税重压,出口欧盟之路受阻

如此高额的反倾销税率,对中国太阳能玻璃企业的价格竞争力造成了巨大打击。即便按最低17.5%的税率计算,也大幅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更不用说高达75.4%的税率,这甚至可能导致客户流失、订单外逃,使企业利润归零。而且此次日落复审可能延续至2026年上半年,若审查结果维持原判,中国太阳能玻璃对欧出口将面临又一轮5年的高税延续周期,出口通道被严重压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何规避关税风险,实现合规、高效出口,成为了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


转口贸易,开辟出口新路径

面对欧盟的高关税壁垒,第三国转口贸易成为众多企业绕开高税的合规选择,其中马来西亚通道凭借其独特优势,成为了最优之选。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首先,中国企业以一般贸易方式将货物出口至马来西亚,在此过程中可正常进行出口退税,并且报关品名、数量与最终出口保持一致,确保账实匹配。接着,货物在马来西亚巴生港或自由区完成换柜、贴签、货权转移等操作。同时,由马来西亚本地公司开具全套商业单据,包括发票、装箱单,并向马来西亚相关机构申请CO原产地证,将出口身份合法重构为“马来西亚产”。最后,完成中转后,以马来西亚身份将货物出口至欧盟。得益于东盟 - 欧盟贸易合作框架,马来西亚CO具备良好清关信用,可降低欧盟识别风险,实现完整单证链闭环,有效规避中国身份,合规避开高额反倾销税与反补贴税。


马来西亚优势凸显,成转口贸易首选

马来西亚在此次转口贸易中具有三大合规优势。其一,政治中立,审查难度低。马来西亚在中欧之间具备良好的贸易中立性,其转口操作易于获得欧盟认可。其二,文件链条完整可追溯。通过标准转口流程,能够实现单证一致性,满足欧盟海关清关审核要求。其三,操作成熟、时间成本低。马来西亚作为东南亚枢纽港口,物流与转口操作均具有规模化经验,操作周期快,成本控制合理。


转口成“新常态”,企业需提前布局

过去十年,欧盟对华“双反”调查项目逐年上升,从钢铁、铝材到光伏玻璃,涵盖面持续扩大,单一出口路径风险逐渐加剧。根据WTO与商务部发布的贸易救济数据,中国出口企业若不提前进行供应链结构优化,在反倾销审查持续化背景下将难以维持国际市场竞争力。


马来西亚转口模式 + 合规文件操作流程,正成为中国制造出海欧盟的新护城河。这不仅是一种合规避税手段,更是一种供应链战略升级的体现,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关乎未来五年出口生死的“破局之路”。在欧盟太阳能玻璃双反税率居高不下、出口壁垒仍在加强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若要稳定交付、持续出口,必须在合法合规前提下构建新的“贸易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