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
2025年7月25日,欧盟正式发布终裁:继续对中国有机涂层板征收反倾销税(最高26.1%)与反补贴税(最高44.7%),原本希望“松口”的企业再次被重击。面对高税不退、市场不等的现实,你有没有想过还有别的出路?
出口难题来了,你中招了吗?
你的客户还在催订单,但你已经无法承受每吨高达700多美元的附加税?
你的报价越来越没有竞争力,客户正在转向其他国家供应商?
你还在挣扎直接出口,却发现利润越来越薄,甚至出现亏本?
别着急——现在让我们来聊聊马来西亚转口贸易这个关键词。
你了解马来西亚转口的“魔力”吗?
提问一:马来西亚转口是否合法?
当然合法。马来西亚是欧盟认可的贸易国之一,其签发的CO原产地证(Certificate of Origin)具备合规效力。在符合操作规范的前提下,出口商完全可以借助第三国中转方式避开中国原产地标识,绕开“双反”税负。
提问二:中转流程是不是很复杂?
其实并不。标准流程如下:
中国出口商发货至马来西亚(可正常申报退税);
在马来西亚保税区换柜,由当地贸易公司配合生成全新单证;
申请马来西亚CO原产地证,重新以“马来西亚产”出口;
货物从巴生港启程,驶向欧盟市场;
顺利清关,不再承担中国原产引发的高额关税。
是不是比你想象中清晰多了?
提问三:真的有人已经这样做了吗?
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从去年开始就通过马来西亚换柜+CO方式出口欧盟,原来要付300万人民币税,现在每年节省下来足够在东莞新建一个生产车间。”
——广东某钢材加工厂负责人
提问四:适合所有企业吗?
大部分以成品卷板、有机涂层钢材、金属建筑材料为出口品类的企业都可以使用该路径。但前提是:
单证必须合规;
换柜操作需全流程闭环;
贸易身份须由合规企业操作(我司可协助配套)。
想知道你的产品是否适用?我们来做个小测试:
你的产品属于有机涂层板类钢材?
面向欧盟市场、有持续订单?
现有出口因关税成本过高,导致价格失去竞争力?
想找合规、安全、灵活的替代路径?
如果你至少有2个,你可能已经“符合马来西亚转口条件”。
出口路不止一条,转口是稳妥而合规的应变方案
在当前欧盟“双反”高压政策下,直接出口不是不可以,而是“代价太高”。而通过马来西亚转口,重构出口路径,借助CO产地证打通清关通道,是多数企业能立刻上手的可行方案。
现在你愿意分享一下——
你还在“硬刚双反”?
还是准备试试“逆转乾坤”?
欢迎留言,讨论你遇到的出口瓶颈。我们一起拆解问题,探索解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