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
美国商务部对自中国进口的厨房用金属架(筐)正式发起第三次反倾销与反补贴日落复审调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同步启动产业损害复审,以判断若取消现行措施,是否会在可预见期间内导致进口增加并对本土产业造成持续损害。
现行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金属架产品适用的反倾销税率约为95.99%,反补贴税率区间则在**17.51%至175.03%**之间。如此高水平的关税若继续延长,意味着该行业的贸易壁垒正在走向长期化。
长期化壁垒的现实影响
价格竞争力丧失:直接出口美国几乎不具备可行性;
市场份额受限:企业或被迫缩减美国业务,转向其他地区;
供应链不确定性:关税延续时间不可控,增加企业战略风险。
应对之道:转口与多元化并行
未来几年,中国出口企业可能在以下几个方向进行调整:
第三国转口贸易
马来西亚:凭借保税区政策与成熟经验,仍将是主要中转地。
土耳其:依托其与欧美的经贸关系,成为新的中转选择。
市场多元化布局
降低对美国单一市场依赖,拓展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
供应链韧性提升
企业将更注重合规、灵活与风险管控,防范贸易环境的突然变化。
业内普遍认为,美国的“双反”措施在短期内难以取消。未来五年,金属架出口美国的直接路径将继续受限,企业需要依靠转口出口与市场多元化来维持竞争力。
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中国金属架行业或将进入“常态化壁垒”时期。在这一趋势下,如何在合规框架内寻找替代通道,将成为企业能否稳住外贸基本盘的关键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