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经验专业可靠定制化解决

反倾销动态

澳洲铝型材终裁即将落地,转口贸易如何帮助企业避开71.9%关税红线?一文看懂!

文章来源:经纬集运 2025-07-18 14:35:54


2025年7月16日,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发布第2025/067号公告,宣布延迟发布对华铝型材“双反”调查的基本事实报告与终裁建议,预计将在7月下旬完成调查报告,终裁建议不晚于9月中旬提交。

铝型材4.png

尽管报告尚未出炉,但行业内几乎已达成共识——高税延续已成定局。

而此时,企业亟需回答一个关键问题:

终裁落地之后,我的出口还能继续吗?

我要如何避开高达71.9%的“双反”税负?


一、为什么“政策延迟”反而是最后的窗口期?

从2015年首次启动调查以来,澳大利亚对中国铝型材的“双反”政策已延续三轮:

涉案产品覆盖广,涉及铝型材建筑、工业、民用多个领域;

执行税率为“固定税率 + 可变低价税”结构,部分企业税率低至11.1%,而大多数未被单独认定的企业高达71.9%;

在当前未终裁期间,企业仍需按该高税率执行出口清关。

换句话说,“等终裁”并不会缓解当前的出口压力,反而可能加剧后续政策刚性。


因此,在终裁落地之前启动出口路径调整,是确保订单连续与客户信任的关键窗口期。


二、趋势清晰:合规转口将成为出口澳洲的主流解决方案

在当前政策走向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第三国转口贸易”正在成为出口澳大利亚市场的重要趋势。

这一趋势并非权宜之计,而是出于以下三方面的理性选择:


1. 政策高度不确定,但关税影响已实质存在

无论终裁结果如何,高税率适用已在执行中,直接出口面临价格失衡、客户流失的现实风险。


2. 买家日趋理性,更关注稳定供货和价格控制

澳大利亚市场对“中性原产地”接受度不断提高,清关合规、产地合法已成为买方评估新渠道的重要依据。


3. 东南亚中转节点已趋成熟,操作合规透明

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国的保税区、产地证出具体系日益完善,已支持大量铝型材、建材等产品出口操作。


三、未来出口新模式:“马来西亚转口”操作路径解析

以马来西亚为例,中国出口商可通过以下流程完成转口操作:


操作步骤 核心内容

第一步 中国工厂完成正常出口,发货至马来西亚保税区;

第二步 在马来西亚保税区完成换柜、重新贴签、单证处理等中转操作;

第三步 合法申请马来西亚原产地证(如Form D、ASEAN产地证);

第四步 以马来西亚为原产地出口至澳大利亚,不再适用中国“双反”税率;

第五步 澳洲客户正常清关,降低成本,稳定供应链。

该模式符合WTO原产地规则,在文件链条完整的前提下,具有高度抗查验能力,已被多家出口商实际验证可行。


四、预判:转口贸易未来将走向制度化与常规化

在当前地缘政治与贸易保护主义交织的大环境下,出口企业面临的不是某一个国家的单一政策挑战,而是全球范围的政策风险常态化。


可以预见的趋势包括:


“高关税+低容忍”政策将持续存在,企业需主动设立多通道出口策略;

“原产地审查”将更趋严格,企业更需构建规范、抗风险的出口链条;

“跨境合规转运”将逐步标准化、流程化,形成产业协作体系;

专业转口服务商与海外节点平台将成为出口链核心伙伴。


五、结语:终裁未到,转型先行

澳洲铝型材“双反”终裁虽然尚未落地,但对企业出口路径的重塑早已开始。

未来的竞争,不是比拼价格,而是比拼谁能更早完成出口结构的战略调整。


不调整,就可能失去市场;

 能调整,就可能赢得主动。

2025年,是企业**从“出口商”迈向“全球贸易架构师”的拐点年份。

转口贸易,不是捷径,是通往全球的必经之路。